征文作品

张敏《创建卓越课堂,打造卓越之师》

作者: 发布者:肖凡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12-05 浏览次数:280

创建卓越课堂,打造卓越之师

yh533388银河地球物理系张敏18661615922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是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及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做了七年多的教师。七年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而言,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工作出现问题,我已经再也不能拿“刚毕业,经验不足”作为借口,可是同时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还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太远,更谈不上“做一名卓越老师”。在我为此困扰之际,学校多次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和充电提供机会,参与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的最大感受。这七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深深的思索,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我对“追求卓越”的教学品质和文化有了深深的认识,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身边的教学名师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更是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多位教学名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了我们青年教师很大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另外,我们也领悟到了“一名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教学名师们的身上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令我深深感动的是,这些富有教学经验更具人格魅力的名师们面对我们这些年轻后辈,无不是倾囊相授,看着这些老师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压力:然而同时,我更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几年的工作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追求一些新的教学意识:使得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不光要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老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学习。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积极尝试和运用新时期出现的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而又艰难曲折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创建卓越课堂,打造卓越之师”的梦想。